跳转到主要内容

下载中心

首页 优选小课堂|胡琴艺术

优选小课堂|胡琴艺术

whglsa 提交于

一、主题:胡琴艺术

二、时间:3月24日-26日

三、参与方式:整合公共文化资源,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,推送至客户端。广大市民可观看、评论、分享等。

四、

扫描二维码观看精彩课程

       

二胡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,经过时间的变迁和大师们的不断创新改良,如今不论从演奏技巧还是演奏曲目上,都已经非常成熟和丰富多彩。一把二胡,一把椅子,随意一坐,只要琴声响起,人们便会聚拢而来,倾听演奏者心中的故事。

 

二胡的由来


 

二胡始于唐朝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二胡,即二弦胡琴,又名“南胡”“嗡子”,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。二胡名曲有《二泉映月》《良宵》《听松》《赛马》等。
 

二胡的结构

 

二胡由琴筒、琴皮、琴杆、琴头、琴轴、千斤、琴马、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,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。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箱,琴杆是支撑琴弦、接指操作的重要支柱。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轴来调节的,即拧转线轴来绷紧或放松,紧则音高,松则音低。
 

阿炳与他的作品

 

阿炳(1893年8月17日-1950年12月4日),原名华彦钧,出生于无锡市,民间音乐家,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。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《二泉映月》《听松》《寒春风曲》和琵琶曲《大浪淘沙》《龙船》《昭君出塞》六首。

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

 

刘天华,原名刘寿椿,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,中国近代作曲家、演奏家、音乐教育家。由于刘天华对乐器的改革,十首独奏曲的创作及有系统的二胡教学法的建立,使得二胡音乐的内涵有所增益,且成为能够独奏的乐器,使得中外人士对二胡看法有所改变,二胡也因此进入了高等音乐教育之中,从此在中国音乐中的重要性大为提升。

江南丝竹

 

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、浙江西部、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。因乐队主要由二胡、扬琴、琵琶、三弦、秦琴、笛、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而得名。江南丝竹曲调优美淳朴,清新悦耳,轻快明朗,绮丽优雅,其技法丰富多彩,变化层出不穷。

戏曲音乐中的伴奏

 

二胡作为旋律乐器,在戏曲伴奏中必不可少。在很多特殊情感需求下,它可以独立并充分地完成剧中人物对情感的表达。在伴奏中,二胡的应用能帮助演唱者有更加突出的表现,使戏曲音乐更加生动、细腻。

二胡艺术的今天

 

越是民族的,越是世界的。如今二胡以其浓郁的民族审美特性,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认同和赞誉,为全世界人类的灵魂拉近了距离,成为世界音乐苑林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枝艺术奇葩。